媒体天商
首页 > 媒体天商 > 正文
《光明日报》(光明论坛)刊发365体育官网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席枫、梁硕文章
2025-07-10

7月10日,《光明日报》(光明论坛)刊发365体育官网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席枫、梁硕文章《乐见土特产变身“网红尖货”》。文章指出,我国作为农业大国,提振农产品消费活力,是增加农民收入、增强农民福祉、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。让亿万农民在农产品顺畅销售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,意义深远。

文章从以市场为导向着力提升农产品的消费层次与价值,拥抱数字浪潮、拓展销售渠道与强化品牌建设,升级产销对接机制、畅通高效流通网络,拓展消费场景、激发消费新动能等方面进行阐述。文章表示,只有有效打通“从田间到餐桌”的经济通路,将农民的辛勤劳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,才能筑牢乡村发展的根基。首要任务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,着力提升农产品的消费层次与价值。大力发展直播电商、社交电商、即时零售等新模式,让那些“深居闺门”的优质鲜货借助网络力量,变身为广受欢迎的“网红尖货”,有效触达更广阔的市场空间。政策支持应更多由生产环节向流通环节倾斜,重点加强冷链、仓储、物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提档升级,切实降低流通损耗与综合成本。拓展消费场景,激发消费新动能,将农产品消费有机融入休闲、旅游、教育等多元场景,打造沉浸式、体验式的消费新模式。

报道原文如下:

乐见土特产变身“网红尖货”

光明日报  2025-07-10

作者:席枫  梁硕

近日,一场汇聚全国25省脱贫地区“土特产”的农产品消费帮扶活动在浙江温州举行。我国作为农业大国,提振农产品消费活力,是增加农民收入、增强农民福祉、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。让亿万农民在农产品顺畅销售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,意义深远。

提振农产品消费活力,是增加农民收入、激发农村活力、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迫切需要。只有有效打通“从田间到餐桌”的经济通路,将农民的辛勤劳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,才能筑牢乡村发展的根基。破解农产品“卖难”“利薄”的顽疾,直接关系农民生计与乡村全面振兴。借助电商、直播、文旅等新兴业态革新农产品销售模式,能够有效促进农产品消费,激发乡村内生动力。

提振农产品消费活力,离不开政策支持。2021年,多部委共同发力,推进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,着力打通流通堵点。今年年初,中办、国办印发的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》,进一步就农产品消费提振作出具体部署。这一系列政策的持续接力,合力推动农产品销售模式实现从基础流通向高效流通,从“传统线下”向“线上线下深度融合、全链条赋能”的跨越式发展。

也应看到,当农产品进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,分散经营的农户往往难以同时承担生产者、管理者、销售者的多重角色,农产品消费环节仍面临严峻挑战。首先,产业链条短、附加值低的问题突出。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与产业化、规模化生产存在较大差距,多数农业企业依赖收购初级农产品维持经营,精深加工不足,导致产品附加值低,利润空间有限。其次,农民市场话语权普遍较弱。信息不对称使得部分中老年农户在生产上存在盲目性,销售环节过度依赖当地中间商或企业,缺乏议价能力,“果贱伤农”等现象时有发生。最后,流通成本高、损耗大成为瓶颈。农产品固有的季节性、易腐性特点,叠加冷链仓储、高效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均衡